建設煤氣化多聯產能源系統
瞿劍
包括4名院士在內的多位知名電力專家11月8日在京就“21世紀中國電力科技與社會進步”舉行報告會,專家們指出,電力科技進步主導著電力工業的發展史,當此世紀之交電力發展面臨一系列重大機遇和挑戰,亟待加大對面向21世紀的電力系統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力度,建設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系統,特別是以煤氣化為核心的多聯產能源系統。
專家報告的議題包括:21世紀的電力系統,電力市場技術支持系統,數字電力系統(DPS),電力系統動態分析和動態安全域,21世紀電力工業可持續發展的能源系統,電腦、電話與電力網的“三網合一”概念與技術,超導電力技術應用,繼電保護發展過程中的若干問題。專家們認為,世紀之交電力發展面臨諸如環保的嚴重制約,大容量、遠距離輸電的需求,大電網、跨國電網互聯的趨勢,日益增長的對高質量電力的需求,電力市場化改革的影響,能源和材料新技術的進展及電力電子和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等機遇和挑戰。根本的解決之道,還要從我國儲量極其豐富的煤炭入手,以煤氣化為核心的多聯產系統則是可持續發展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清華大學教授倪維斗院士指出,煤氣化技術在我國已有相當的工業應用,但目前都局限于煤化工的范圍。如改進為一次通過法煤氣化聯產熱電及化工產品(甲醇和二甲醚、液體燃料、合成氣等),可以將化工過程與動力有機結合起來,取得難以估量的社會、經濟效益。據了解,國家現已對煤氣化多聯產系統給予了相當的重視,相關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已在安排之中。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ml029.cn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