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重塑了煤炭行業的生產組織和管理模式,通過數字化平臺和智能化系統,實現生產、管理的深度變革。”
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姜耀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姜耀東對記者表示,新質生產力給煤炭行業帶來了多方面的深刻變化,推動了煤炭行業的智能化轉型,煤礦智能化建設加速推進,無人化開采、智能綜采工作面等技術應用不斷拓展。數字化方向轉型顯著提升生產效率與安全水平。通過引入5G、自動駕駛、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等技術,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數量大幅增加,礦井安全監控系統與自動化設備普及,實現遠程操控與自動化作業,降低事故隱患。同時,大型現代化煤礦建設加速,產能接續與跨區域調配能力增強,形成安全高效的生產格局。
新質生產力驅動煤炭行業突破傳統邊界,向高端制造、新材料等領域延伸。煤基新材料、改性聚丙烯等產品開發拓展了產業鏈,聚丙烯高值化產業園等示范項目實現資源深加工。產業融合方面,煤炭與化工、新能源、裝備制造等產業的協同創新加速,形成多元化、集群化的現代產業體系,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
目前,我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取得了顯著成果:一是煤炭綠色智能開采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煤礦建設加速推進,建成黃陵、神東等千萬噸級智能礦井,無人化工作面、鉆錨一體化設備普及,全國累計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超4000個。二是清潔轉化規模擴大,煤制油氣產能達千萬噸級,超低排放燃煤電廠占比超90%,高效煤粉鍋爐排放接近天然氣標準。三是生態修復成效顯著,神東礦區植被覆蓋率從10%提升至60%,徐州塌陷區轉型為濕地公園。四是政策體系逐步完善,建立產能儲備、智能化標準等制度,新疆等新興產區產量增速達19.4%。
“‘因地制宜’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姜耀東說,各地應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發展階段,精準發力,科學施策,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避免盲目跟風和資源浪費。
對于2025年煤炭行業落實新質生產力的具體方向,姜耀東認為,一是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推動全系統智能化應用,提升智能化開采的常態化運行水平。二是促進煤炭與新能源的融合發展,構建多能耦合低碳發展體系,以電—氫—碳耦合方式推進煤炭與新能源協同發展。三是加強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加大智能化、數字化技術與煤炭產業的融合應用,培育多學科專業技能的新型勞動者。四是優化煤炭資源開發,推進煤炭資源的智能高效開采,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此外,姜耀東還表示,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是關乎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為煤炭行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明確指引。現階段,煤矸石作為煤炭行業的廢棄物,其綜合治理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煤炭行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探索創新治理模式和技術手段,讓煤矸石變廢為寶,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煤電低碳化改造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路徑,也是煤炭行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煤炭行業要以創新為引領,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推動煤電低碳化改造試點示范,為全國乃至全球煤炭行業的低碳發展提供經驗和借鑒。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ml029.cn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