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蘊藏著占全國儲量80%以上、年產量占全國60-70%的優質巨厚煤層,由于干旱、季候風和烈日照射的多重作用,當溫度達到煤炭燃點的臨界值時,煤炭便自己燃燒起來。由于我國北方煤炭大多燃點很低,所以極易發生煤田火災。
打開我國國家科委與歐共體合作項目———《中國北方煤田自燃環境調查與研究》的有關報告,我們發現了這樣一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
我國北方煤田潛在燃燒面積多達720平方公里,正在燃燒的火區已燒掉煤炭42.2億噸,每年直接燒失煤炭1000多萬噸。這些燃燒的煤火每年破壞煤炭資源多達2億噸。若按每噸煤百元計算,則經濟損失每年可達200億元。
自古至今,一條橫貫三北地區可引發火災的煤田地帶時時威脅著我們。這條地帶從新疆準噶爾盆地開始,穿過青海—甘肅—內蒙—陜西—山西—遼寧,直抵黑龍江大興安嶺腳下,尤以新疆災情最為嚴重。這些活火區過去被人們稱作“火焰山”。煤田燃燒時的景象正如古典小說《西游記》描述的一樣,烈焰騰騰,濃煙翻卷。據測定,火區內溫度高達攝氏700度,周圍幾十公里外也熱浪襲人。彌漫的煙霧里,白色、橙黃色、藍色的火焰噴吐竄躍,高達3-5米,發出的聲響若地底驚雷,聲震耳鼓。方圓幾百米內外,彌散著令人窒息的臭硫磺味兒和煤焦味兒。
煤的自燃嚴重污染了大氣環境。中國北方煤田每年向大氣排放一氧化碳49.02萬噸,二氧化硫15.47萬噸,二氧化氮30萬噸,粉塵11.2萬噸,放出熱量7385×10的10次方大卡。另外還排放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造成低空空氣有害物質嚴重超標,形成大范圍的酸雨,助長地球的溫室效應。近火區有的樹木、莊稼被熏死,楊樹葉片苯丙比含量比清潔區高130倍,附近人、畜患多種疾病。
煤層自燃帶來的其他后遺癥也非常嚴重。它可引起周圍圍巖變質(簡稱“燒變巖”或“燒變層”),裂隙縱橫,成為地下水暢行的通道,因而經常造成煤礦突水、淹井以至報廢,燒變巖裂隙水也是煤礦最危險的充水水源;煤層自燃還燒毀了通過礦區的鐵路、公路,阻斷交通;煤田火災使碧綠的森林牧場變成千古不毛之地,破壞土壤結構,導致水資源嚴重流失,引起泥石流,誘發新的地質災害,惡化人類生存空間。
煤田滅火是一個全方位、高投入的系統工程,煤田滅火以及相應的國土整治、環境治理難度很大,危險性高,歷時長,需投入大量資金,又需嚴密的組織和科學的方法。因此,專家們建議,組織統一協調的領導機構,籌集資金,引進先進技術已是刻不容緩。
煤田火災治理,應該治與防并重。從其成因來看,小煤窯引發煤田火災的比率相當高。如發生于古代和近代的煤層火,就是由于當時開采工藝落后,人工采掘近地表煤層,礦井很淺,而古人又不懂報廢礦井需要封井的科學道理。結果,小煤窯和廢井,千百年來演變成煤火發育的通風供氧孔道。
現代火主要由煤層自燃和人為因素引起。從50年代末至今,由于亂采濫挖和各地蜂起的小煤窯火上澆油,像老鼠洞密布在礦脈周邊的千瘡百孔,成了煤火自燃的鼓風口,加劇了煤的燃燒速度。在世界范圍內,煤礦生產的最小規模,年產必須達到50萬噸以上,而我國10萬噸以下的小礦竟占了煤礦總數的90%以上。因此,加強對小煤窯的管理,防患于未然,是與救火同等重要的事情。
我國政府已意識到煤層自燃的巨大危害。目前,我國有關機構已開始與歐共體合作開展煤田火區監測治理,試圖利用遙感技術,對祖國版圖55.2%的廣大地區進行宏觀監測,并指導局部滅火;通過對火區進行大面積的普查和地質調研等工作,建立北方煤火動態監測系統,攻克世界煤田滅火的理論難題,為政府進行滅火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也為世界消滅煤火災害探索道路。
不過,權威人士也指出,鑒于煤火自燃的引發因素眾多,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搶救我國北方720多平方公里的潛在自燃煤層,使之能造福社會,還可謂任重道遠。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ml029.cn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