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蘊藏著占全國儲量80%以上、年產量占全60%-70%的優質巨厚煤層,由于干旱、季候風和烈日多重作用,當溫度達到煤炭燃點的臨界值時,煤炭便自己燃燒起來。由于我國北方煤炭大多燃點很低,所以極易發生煤田火災。
據國家科委與歐共體合作項目--《中國北方煤田自然環境調查與研究》的有關報告,我國北方煤田潛在燃燒面積多達720平方公里,正在燃燒的火區已燒掉煤炭42.2 億噸,每年直接燒失煤炭1000多萬噸。這些燃燒的煤火每年破壞煤炭資源多達2 億噸。若按每噸煤百元計算,則經濟損失每年可達200 億元。
煤的自燃嚴重污染了大氣環境。中國北方煤田每年向大氣排放一氧化碳 49.02萬噸,二氧化硫 15.47萬噸,二氧化氮30萬噸,粉塵11.2萬噸。另外還排放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氣體,造成低空空氣有害物質嚴重超標,形成大范圍的酸雨,助長地球的溫寶效應。
現代火主要由煤層自然和人為因素引起。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今,由于亂采濫挖和各地蜂起的小煤窯火上澆油,像老鼠洞密布在礦脈周邊的千瘡百孔,成為煤火自燃的鼓風機,加劇了煤的自然速度。
目前,我國有關機構已開始與歐共體合作開展煤田火區監測治理,試圖利用遙感技術,對祖國版圖55.2%的廣大地區進行宏觀監測,并指導局部滅火;通過對火區進行大面積的普查和地質調研等工作,建立北方煤火動態監測系統,攻克世界煤田滅火的理論難題。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ml029.cn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