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煤炭能物盡其用到什么程度?可延伸的產業鏈究竟有多長?
8月1日,2024自治區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團走進阿克蘇地區拜城縣,坐落于拜城產業園區西區的拜城縣眾泰煤焦化有限公司“煤—焦—化—電”綜合利用示范項目基地,每天都上演煤炭“變形記”。
在這里,黝黑的煤塊經過洗選、配煤、粉碎后搗固成煤餅送至焦爐內,在高溫洗禮下形成焦炭。
“我們采用國際先進的大型焦爐清潔生產工藝和自動化、智能化控制技術,不僅每年可生產出優質冶金焦130萬噸,而且還能利用焦爐煤氣作為氣源生產優質甲醇產品。”拜城縣眾泰煤焦化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蘭鵬兵介紹說,歷經十多年發展,該公司已形成集煤、焦、化、電為一體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坐落于拜城產業園區西區的拜城縣眾泰煤焦化有限公司航拍圖。
在公司展廳內,一幅煤化工主體產業鏈示意圖清晰地勾勒出企業從傳統焦化產業延伸出的幾條煤化工產業鏈主線:
通過重介選煤+浮選聯合工藝,實現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并開發優質煉焦中煤解離再選工藝,實現焦煤資源充分利用。
通過配煤煉焦+干熄焦發電工藝,生產優質干熄冶金焦產品的同時,使用余熱生產蒸汽進行發電,形成煤—焦—電產業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通過煤氣凈化與化學產品回收+焦爐煤氣制甲醇工藝,生產優質干熄冶金焦產品的同時得到硫酸銨、焦油、粗苯等化工副產品,富裕凈煤氣進行甲醇合成得到優質甲醇產品,形成煤—焦—氣—化的產業鏈,增加了產品附加值并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
……
在這里,一塊煤炭裂變升級,10余種高附加值副產品漸次落地,“煤—焦—氣—化—電”完整產業鏈發展路徑愈發明晰。2023年,企業生產總值達25.896億元。
點煤成“金”的背后,是企業向“綠”而行、向“新”發力。
“煤炭資源的不可再生性、環境保護的重大責任,使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節約煤炭資源和綜合利用煤炭資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該公司生產技術部經理魯鵬說,公司自成立以來,不斷完善和提升煤焦化循環經濟產業鏈,從細微處進行技術革新和設備改造,不斷降耗提質。
圖片為該公司2019年投產的新疆首座炭化室高度6.25米的搗固焦爐。
“這是公司去年底對原焦爐煤氣脫硫裝置進行升級改造后的設備,不久前剛剛投產。改造以后,煤氣的硫化氫由原來的200毫克每立方米降低到50毫克每立方米以下,保證生產穩定和煤氣指標合格的同時大幅度降低用煤成本。”魯鵬指著化學產品車間高高聳立的脫硫塔和再生塔以及配套工藝管道和設備說。
循環經濟背后是一筆經濟與環保雙贏的賬,如今,園區內的煤氣、蒸汽、氮氣等介質已實現100%利用,干熄焦項目每年可回收能源折合標準煤約6.3萬噸、利用余熱可產生蒸汽40萬噸并發電1.1億千瓦時,可滿足本企業自身40%的用電需求。
不僅如此,原煤煉焦產生的副產品,通過技術創新可生產甲醇、粗苯、焦油等多種化工產品及新材料,吸引了下游相關企業相繼落戶園區。
“十年前,周邊焦化廠把多的煤氣都‘點天燈’燒掉了,不僅浪費資源,而且造成了環境污染。我們通過技術改造,回收周邊企業富裕煤氣,用來制甲醇,再將甲醇作為原料提供給下游企業。”該企業總經理馮華說。
在同一個園區,與拜城縣眾泰煤焦化有限公司一路之隔,就是新疆天瑞能化有限公司,兩家公司處于產業鏈上下游,中間多條介質互供管線相連,實現了甲醇、蒸汽、氮氣和儀表壓縮空氣的互通互供。
“目前,我們正在研發智能配煤系統,根據當地礦區原料煤的性質,開發智能化自動化配煤技術,使產品配方更加科學,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降低配煤成本。在后續產業鏈延伸方面,我們正在對甲醇合成過程中產生的馳放氣進行再利用研究,將馳放氣中含有的氫氣制成液氨產品銷售,到這一步,可以說實現了從煤到氣的‘吃干榨盡’,增加了產品附加值,真正實現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利用。”馮華說。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ml029.cn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