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變化:從數量上看,中國已是世界上出口鋼材、鋼坯合計較多的國家。
今年1-9月份,中國累計出口鋼坯鋼材合計已達3472萬噸。以前日本出口最多,去年鋼坯鋼材加在一起,出口3261萬噸,日本出口最多的年份是2004年3480萬噸。也就是說,中國今年1-9月份出口數量已基本達到日本2004年全年水平。
1-9月份中國鋼材凈出口1445萬噸,鋼坯凈出口581萬噸,合計2026萬噸。從去年1-9月凈出口鋼材鋼坯71萬噸,到今年2026萬噸,是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把出口鋼材按94%成材率折算成鋼,與出口的鋼坯相加,相當于中國1-9月份有2076萬噸鋼送到了國際市場。
按照1-8月份出口情況來預測全年,如果國際市場不發生重大變化,外國對我們不搞反傾銷,國際市場價格還像現在這樣,那么全年將出口鋼材3700萬噸,出口鋼坯760萬噸,坯材合計將達到4460萬噸,大大超過日本去年出口數量。
預計中國全年進口鋼材鋼坯1850-1900萬噸,全年扣除進口,凈出口鋼材鋼坯估計在2500多萬噸,折合成鋼,大約是2650萬噸。
第二個變化:從品種結構上看,進出口產品附加值差異擴大,進口單價上升,出口單價下降。
1-8月,平均進口鋼材單價1033.9美元/噸,比上年同期平均上升62.8美元/噸,增長6.46%,這里有市場價格上漲的因素,也有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增加的因素。1-8月,平均出口鋼材單價577.8美元/噸,比上年同期平均下降65.1美元/噸,降低10.13%,這里有出口價格下降的因素,也有出口產品高附加值比例下降的因素。
1-8月,我們平均進出口鋼材的差價是456.1美元/噸。鋼坯差的更多,平均一噸進口鋼坯928美元,出口387美元,差價541美元。
第三個變化:鋼材、坯進出口外匯平衡由貿易逆差轉為順差,但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太大。
1-8月份,中國鋼材鋼坯進出口的外貿順差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1-6月中國鋼材鋼坯出口數量雖然很大,但由于出口附加值比較低,因而外貿還是逆差,但是到8月末改變了,因為這幾個月出口量特別大,因而變成貿易順差。
1-8月,我國出口鋼材鋼坯收匯合計160.2億美元,進口鋼材鋼坯用匯合計132.6億美元,外貿順差27.6億美元,而上年同期是外貿逆差59.5億美元。由逆差轉為順差,所付出的代價是凈出口鋼1748萬噸,相當于每噸凈出口鋼收匯157.9美元。157.9美元僅夠我們買一噸鋼需要的進口礦,再加上國內用的煤。付出的資源和環境代價太大,應引起我們的深思。這不符合“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要把中國建設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不符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中國是一個資源有限的國家,必須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而不是走粗放型道路。
第四個變化:板帶材由凈進口轉為凈出口,鋼材六大類品種均為凈出口。
中國長期以來板帶材不夠,要靠進口,所以鋼鐵企業調整結構,全是上板帶材軋機。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板帶材也已經由凈進口變為凈出口。今年1-8月累計,板帶材出口1142萬噸,進口1055萬噸,凈出口87萬噸;而去年同期進口1521萬噸,出口631萬噸,凈進口890萬噸。
鋼材六大類品種也都是凈出口,其進出口量及凈出口分品種所占比例見表1。
由表1可知,棒線材凈出口數量最多,為564.55萬噸,占凈出口總量的47.21%。板帶材盡管只占7.3%,但已經實現了凈出口87萬噸。這是到8月末,到9月末就更多。最近幾個月我們出口大量增加的是中板、厚板、熱軋板卷、冷軋板卷、鍍鋅板。這個變化要引起注意。
第五個變化:相當多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鋼材仍為凈進口。
以下主要品種:不銹鋼板帶、不銹鋼棒線材、合金鋼板帶、合金鋼型材、不銹鋼及合金鋼鍋爐管、石油天然氣無縫鉆管、冷軋棒材(含不銹鋼及合金鋼)、冷軋薄板帶、熱軋酸洗普中板卷、<
值得注意的是,熱軋不銹條桿、合金鋼條桿、冷軋不銹條桿、合金鋼板、不銹鋼冷拔鍋爐管等進口量同比均呈上升趨勢。
第六個變化:我國鋼鐵產量的增長對頂替進口和擴大出口的依存度上升。
今年1-8月,我國鋼產量同比增加4264.9萬噸,增長18.55%,而我國頂替進口和擴大出口折成鋼的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1587.6萬噸,占同期增產鋼量的37.22%,扣除凈出口增加因素,1—8月,國內鋼的表觀消費同比只增長11.64%。切不可把鋼產量增長的18.55%,都認為是中國消費了。
特別要引起注意的是,今年6、7、8三個月,合計出口鋼材1187萬噸、出口鋼坯300萬噸,兩項合計折合鋼出口1562.7萬噸,占這三個月合計鋼產量10940.96萬噸的14.28%,而去年6、7、8三個月出口鋼只占合計鋼產量的7.62%,對外出口依存度提高近一倍。今年6、7、8三個月與去年同期相比,鋼產量增加1760萬噸,而出口量同比增加863萬噸,占增鋼量的49.05%,再考慮今年6、7、8三個月進口鋼材和鋼坯折合進口鋼同比減少230萬噸,則頂替進口和增加出口合計用鋼1093萬噸,占這三個月增鋼量的62.10%,這三個月鋼產量合計雖增長19.12%,但鋼的表觀消費同比只增加667萬噸,只增長7.22%。可見新增鋼產量主要靠頂替進口和擴大出口消化了,這是鋼產量高增長情況下,市場價格近期相對穩定,波動較小的主要原因。
出口依存度上升,要一分為二地看。一方面要看到中國鋼鐵工業近幾年經過技術改造,競爭力在提高,有能力滿足國際市場中低檔產品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國對外依存度提高,受國際市場供需結構變化的影響也在增大。中國鋼材鋼坯出口去向,第一是韓國,1-8月565萬噸:第二是美國333萬噸;第三是歐盟73萬噸;這三個國家地區加起來是1271萬噸,占我出口總量的52%。從凈出口鋼材來看,凈出口美國326萬噸,韓國304萬噸,歐盟288萬噸。這三者加起來是916萬噸,占中國凈出口鋼材的76.82%。這三個國家進口增加,是其今年經濟發展超出了預期。但美國9月份進口鋼材已開始減少,美國已提出要與我們對話,因為已接受不了中國大量出口。歐盟也已提出類似要求。對此,我們必須引起重視。
今年我們出口增加量占生產增加量的比重,長材占12.56%,其中螺紋鋼出口增加量只占產量增加量的9.5%:線材出口增加量占產量增加量的15.78%。但是中板占到28%,冷軋、熱軋、薄寬帶占了32%,其中冷軋薄板卷占55%。中國缺冷軋板,但是中國生產的冷軋板增加量,一半以上出口。這是因為中國消耗冷軋板的產業,除汽車業以外,其它產業的增長速度都在下降,如l-8月家用空調只增長3.9%,洗衣機增長6.5%。多年來中國空調機年增長率沒有低過20%,最高時到40%多。鍍鋅板出口增量占產量增量的61%,彩涂板占86%,等于中國生產的彩涂板增加量,只有14%留在國內。
二、“十一五”我國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主要任務
1.必須把發展的重點由關注鋼產量的快速增長轉到更多的關注提高鋼的品種質量上來
(1)我國鋼的消費年增長率超過20%的高速增長期已過,“十一五”進入增速逐步回落期。
2005年以前中國一直是鋼的凈進口國。“十五”期間,我國累計進口鋼材1.34億噸,鋼坯2382萬噸:累計出口鋼材5190萬噸,鋼坯1864萬噸,進出口相抵后,累計凈進口鋼材和鋼坯,按94%成材率折算成凈進口鋼(坯)9252萬噸,年均凈進口鋼(坯)1850萬噸。“十五”期間,我國鋼生產能力迅速增長,年均實際增產鋼4478萬噸,年均增長率高達22.27%,但在2003年和2004年都是鋼產量供不應求,鋼材市場價格處于長達三年的基本穩定上升狀態,使多數鋼鐵企業發展的著眼點放到了擴大規模,追求產量擴張上來。
從表2可以看出,我國鋼消費的高速增長期已過。
特別要注意的是,2006年上半年,在GDP增長率高達10.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9.8%的經濟高增長,鋼的表觀消費增長率在13.24%的情況下,鋼材市場價格才回升。7月份開始的價格下滑,經過6、7、8連續三個月的擴大出口和鋼的日產量在6月份達到高峰(平均日產122萬噸)后連續兩個月回落(7月份116萬噸,8月份118萬噸),使6、7、8三個月平均鋼的表觀消費增長率回落到只增長7.22%,才出現目前市場較為穩定的情況,這不能不使我們研究“十一五”期間鋼的消費增長率是否進入了逐步回落時期,各鋼材品種今后的需求增長會是怎樣變化?
(2)進口鋼材占有品種、規格、質量、服務等方面優勢,處于相對穩定狀態。進一步替代進口,必須在品種、質量、服務上展開競爭。
從今年1月份進口鋼材157萬噸到8月份進口163萬噸,中間波動較小,已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按1-8月平均日進口鋼材5.17萬噸預計,今年進口鋼材總量約在1900萬噸左右,仍然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進口鋼材較多的國家。
從進出口鋼材平均單價上可以明顯看出在品種(包括規格)質量上存在的較大差異,即使扣除進口到岸價和出口離岸價的價差,價格差距也是很大的。表3列出按大類劃分的進出口鋼材1-8月平均單價。
2.產品結構調整的任務是努力提高品種質量技術附加值,增加精品產量比重,不能簡單理解為增加板帶材產能
今年1-8月,我國累計生產的板帶材(不包括熱軋窄帶鋼和冷軋窄帶鋼)與去年同期比增加2172.7萬噸,其中用于增加出口515.9萬噸,占增產量的23.74%;用于頂替進口459萬噸,占增產量的21%,頂進擴出兩項合計975萬噸,占增產量的44.9%,用于增加國內消費的占增產量的55.1%。
進口板帶材占我國板帶材表觀消費量的比重,今年1-8月為8.78%,而2000年為25.16%,2005年為14.27%。說明近幾年來,我國以增加板帶材產能為主要內容的產品結構調整已取得很大成績。今年1-8月累計生產量低于表觀消費量的板帶材品種只有冷軋薄寬板帶(包括普、特鋼,不銹鋼)、鍍層板帶和電工鋼板帶。上述三個品種凈進口量占表觀消費量的比重分別為11%、13.6%和18%。鍍層板凈進口主要是電鍍鋅板、鍍鋁鋅板、鍍鋁板等。
我國出口板帶材(不含冷、熱軋窄帶鋼)占生產量的比重1-8月份累計為10.98%,比去年同期的7.25%,上升3.73個百分點,呈上升趨勢,8月份當月已上升到12.76%。目前特厚板、厚板、中板、中厚寬鋼帶、熱軋薄寬鋼帶(不含不銹鋼和合金鋼)、涂層板帶等品種從數量上看均已是凈出口。
“十一五”期間產品結構調整應繼續跟蹤國內外市場需求變化,結合我國國情,把重點放在淘汰落后產品,頂替進口產品,提高產品檔次和技術含量,增加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比例上。
3.產業布局調整的重點是加快臨海鋼鐵精品基地建設
鄧小平同志在二十多年前說過的“歷史將證明建設寶鋼是正確的”遠見卓識,早已被歷史證明了。今年1-8月份,寶鋼集團噸鋼實現利潤是鋼協會員企業(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平均值的3.22倍,經濟效益在全國鋼鐵企業中名列首位。1-8月份寶鋼、鞍鋼、武鋼(不含鄂鋼)三家鋼產量占大中型鋼鐵企業的16%,但利潤占到43%。
按照寶鋼模式建設臨海鋼鐵精品基地,是實行鋼鐵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的關鍵。現在首鋼結合搬遷與唐鋼合作建設曹妃甸臨海鋼鐵精品基地和鞍本集團建設營口(鲅魚圈)臨海鋼鐵精品基地均己開工建設,到“十一五”末,除了寶鋼以外,我國又會增加兩個現代化沿海鋼廠。
下一步是結合淘汰落后,寶鋼與廣東省國有鋼鐵企業聯合建設湛江臨海鋼鐵精品基地,武鋼集團與柳鋼聯合在廣西防城港建設臨海鋼鐵精品基地,條件均己成熟,希望能列入“十一五”鋼鐵工業發展規劃,盡快開工建設。
建設四大臨海鋼鐵精品基地,是我國建設鋼鐵強國的重要戰略舉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加快建設有強大競爭力的現代化臨海鋼鐵基地,才能從根本上改善不合理的鋼鐵產業布局,才能抑制低水平重復建設,才能通過市場的力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落后產品的步伐,加快向鋼鐵強國的轉變。
4.企業組織結構調整的重點,是推進聯合重組,發展大集團,提高產業集中度
我國鋼鐵產業集中度逐年下降的情況至今沒有改變。今年1-8月,產鋼前10名的鋼鐵集團即:寶鋼、鞍本鋼、唐鋼、武鋼、沙鋼、馬鋼、濟鋼、萊鋼、華菱、邯鋼合計產鋼占全國產量的比例只有34%。而《鋼鐵產業發展政策》要求前10名鋼鐵企業的產量比例在2010年要達到50%。
企業聯合重組的決策權在出資人手上,是產權的所有者起決定性作用。我國現有特大型鋼鐵企業的絕大多數是國有控股企業。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應制訂企業聯合做大做強規劃,研究解決聯合重組中有關地方利益分配、人事管理、歷史遺留問題處置等政策問題,只有出資人到位了,出資人對聯合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有急迫感,有壓力了,聯合重組才能加快進行。
我國鋼鐵企業的市場調控力弱,重復建設日益發展,物資采購分散,物流成本高,產品專業化特色不強,銷售網絡不合理,加工配送效率低下,科技開發力量分散,人力資源和科技成果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等等問題的解決都與企業聯合重組,發展大集團,提高集中度緊密相關。現在到了必須給以足夠重視的時候了。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鋼鐵工業實現由大到強轉變的發展新階段。從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國家頒布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可以看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新階段的歷史使命是: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按照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加快重組、提升水平的原則,加快調整鋼鐵工業結構,提高產品檔次、技術含量和產業集中度,增強競爭力,努力實現我國鋼鐵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正確認識我國鋼鐵工業發展新階段的歷史使命,一要看到我國鋼產量高速增長,大規模的數量擴張階段已經基本完成。今后我國鋼的需求雖然仍將繼續增長,但增速將逐年回落。隨著我國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的升級,裝備制造業的振興發展和國際鋼材市場的激烈競爭,要求國產鋼材品種質量水平必須要有大提高,鋼鐵企業必須把發展的重點放到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上來,才能生存和發展。二要看到,經過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新建、擴建,我國已有超過半數以上的技術裝備基本上實現了現代化,具備了提高品種質量水平的物質條件。現在缺少的是能使這些現代化裝備發揮出高效益的現代管理和先進的生產操作控制技術。
因此,我國鋼鐵行業將在保持較高的產能增長的同時,進入以高質量和國民經濟發展中要求的各種特殊用鋼快速發展的結構調整通道,鋼鐵行業將由目前的大向強的方向轉變。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ml029.cn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