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引發的探討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其本身發展狀況所帶來的監管問題,二是其對傳統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帶來的挑戰。
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監管部門總體上本著開放、包容、適當監管的政策導向。但是,由于互聯網金融涉及的群體非常龐大,所以必須受到必要的監管,以免發生系統性風險。
雖然著力于銀行業發展前景,但依舊無法完全繞開互聯網金融這個話題。在7月8日舉辦的2014年銀行業發展論壇上,互聯網金融對銀行有哪些影響和挑戰,銀行如何借力互聯網技術獲得發展,再次成為監管部門和銀行業機構代表關注的焦點。正如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形容的那樣,現在很難找到一個論壇名稱沒有涉及“互聯網金融”,此次銀行業發展論壇以金融為話題,但討論的一些問題還是繞不開“互聯網金融”一詞,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目前來看,互聯網金融引發的探討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其本身發展狀況所帶來的監管問題,二是其對傳統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帶來的挑戰。
中國銀監會創新監管部主任王巖岫提出:“金融創新需要緊密圍繞互聯網時代這個方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支持實體經濟為動力,以金融法律為邊界,以風險可控為底線,其中最重要的是要以保護金融消費者為核心,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他表示,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監管部門總體上還是本著開放、包容、適當監管的政策導向。但是,由于互聯網金融涉及的群體非常龐大,所以必須受到必要的監管,以免發生系統性風險。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壯大,整個行業的影響力也在逐步擴大,作為監管部門,王巖岫強調,必須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要求互聯網金融公司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盈利模式,也像銀行一樣能成為“百年老店”。同時,在經濟發生危機的時刻,不要觸及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造成系統性、區域性風險。
這樣的觀點得到了樊爽文的認同,他表示,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應該遵守“同樣一個業務,大家要有統一的監管標準”的準則,這種監管才能實現金融市場的平等競爭。
另外,服務實體經濟也是社會各界對于互聯網金融這一新業態的期望,這也和人們對于銀行業的要求是一樣的。在場嘉賓一致認為,除了要求互聯網金融去做這件事情,對于銀行業來說,互聯網金融也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助推器,可以倒逼相關機構去改變自己、去創新,以更好地滲透到實體經濟中。
從“銀行消亡論”,到如今謀求“互補發展”,在過去一年互聯網技術的席卷之下,各大銀行也在不斷變革。例如,建設銀行在2011年就制定了電子銀行戰略,其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寇冠表示,建行旗下的善融電商借助一般電商平臺沒有的金融優勢,在這個領域占有一席之地。華夏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劉琇臣表示,目前銀行都在建立自己的互聯網金融專業團隊,建立互聯網營銷渠道,而華夏銀行也在不斷把電子銀行打造為第二銀行。浦發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丁蔚也表示,在自我創新的同時,目前浦發銀行還引進了中國移動作為戰略伙伴,并與互聯網巨頭騰訊展開合作,借助“合力”使自身在移動支付領域相對領先。基于這些創新,民生銀行行長洪崎表示,只要傳統銀行不斷用互聯網思維去思考,用互聯網技術去改造,就絕對不會成為“21世紀的恐龍”,相反,會創造新的輝煌。
而談到銀行的未來,樊爽文則持樂觀態度,他說:“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實際上銀行在經營理念及其他方式方面都在發生著改變和革新,隨著退出機制的建立和不斷完善,我們可能會逐步習慣于某些銀行個體的消失。但是銀行作為一個行業,其可能遠遠沒有走到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他認為,金融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強,即使現在所謂的互聯網金融發展得再快,銀行業依然將是社會經濟發展和資金融通的主力。
從在場不同嘉賓的觀點來看,大家普遍認為,互聯網金融對銀行形成了一定沖擊,在業務上也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但必須承認的是,銀行從創立之日起就不斷面臨挑戰、不斷應對挑戰、不斷創新模式,這不是因為互聯網金融才發生的。對于金融服務的參與者來說,應該借助互聯網之勢,打造客戶需要的產品和服務。銀行應該抓住自身的優勢,尤其是在安全、風險防控方面,繼續加大投入,在有了穩健的基礎上去創新。而對于下一步可以作出的改善,樊爽文也談到,銀行積累了非常多的數據,但利用程度還不夠高,可以在互聯網企業的啟發下,去開發這些數據,更好地為客戶設計出符合其需求的產品。
來源:金融時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ml029.cn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