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嫁接”方式,將風能等新能源與煤炭等傳統能源產業巧妙結合,可以突破當前我國煤炭清潔利用和風能利用遭遇的瓶頸,將這些能源產業具有的資源優勢轉變為真正的產業優勢。這是記者從10月21~23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中國能源科學家論壇上了解到的。
在論壇上,中國能源學會副會長、國家“973”風能項目首席科學家顧為東提出了一種有效利用能源的新思路。他介紹說,煤炭和風能是我國最具資源優勢的兩大能源產業,但這些能源產業并未成為優勢產業,煤炭清潔利用由于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耗水量高的特點受到詬病;風能則由于發電量不穩定,無法順利并入電網造成浪費。因此,采用非并網風電與煤炭清潔利用等產業進行嫁接,可以將能源資源優勢變為產業優勢。
顧為東具體分析說,非并網風電就是不通過電網,直接將風電應用于通過技術創新能適應其特性的終端用戶,例如大規模海水淡化、規模化制氫、鹽化工氯堿產業、風/煤天然氣系統等。
在海水淡化方面,利用風電進行海上大規模海水淡化,由輸電上岸變為輸淡水上岸,這樣還可節省風電場投資達25%~35%,提高風電利用效率10%~15%。我國計劃明年在渤海灣地區,利用1臺1.5兆瓦風機,建設日產20000噸的風電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在風/煤天然氣方面,采用風/煤天然氣系統的關鍵技術——利用風電直接制氫,省去空分、變換、分離等過程,使煤制天然氣效率提高250%,耗水量減少38%,煤制天然氣成本下降43%左右。目前,風/煤天然氣項目已在江蘇省支持下與香港中能集團合作,建設年產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
來源:中國化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ml029.cn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