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機構近日公布報告預測,到2035年,全球天然氣需求總量將達到5.1萬億立方米,占全球能源需求的約25%。全球天然氣消費量也將在2008年3.1萬億立方米的基礎上增長44%,達到4.5萬億立方米。這也意味著,今后24年,供求關系可能決定了全球將迎來天然氣發展的“黃金時期”。市場期待這項預測能一掃2010年國際天然氣市場的低迷氣氛,為國際天然氣市場重新注入活力。
作為中長期預測,國際能源機構一直看好天然氣市場需求前景。在供應端,中東、俄羅斯、北美、非洲等國家和地區都有可能成為未來最有潛力的天然氣產地。同時,美國、加拿大等國的頁巖氣和煤層氣技術革命使世界天然氣儲量和產量都出現了大幅增長。以目前的生產水平,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氣資源還可再開采250年以上。天然氣廣泛分布在世界許多地區,這使天然氣從能源安全的角度看非常具有吸引力。國際能源機構的報告顯示,從現在到2035年,非傳統天然氣產量增長將占全球天然氣產量增長的40%。
在需求端,全球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新興經濟體和中東地區國家的能源需求旺盛。在日本出現核泄漏事故之后,全球核能發展放緩,國際天然氣主要消費市場出現了能源供應缺口。在可再生能源短期內難以完全彌補供應缺口的情況下,對天然氣和石油等傳統化石能源需求會出現大幅上漲。尤其是如果沒有新的供應保障,未來幾年內全球液化天然氣需求將迅速趨緊,供大于求的局面可能很快結束。
不過,“黃金時期”的到來不可能一蹴而就,對中長期需求的預期可以保持樂觀,但就短期需求而言仍需謹慎。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全球能源需求下滑,天然氣價格也隨之大幅下跌。在2010年,當國際油價已經開始上漲時,天然氣價格卻不再像國際金融危機前那樣與油價走勢保持同步,而是持續低迷。在2009年頁巖氣開采技術取得革命性突破后,非傳統天然氣的產量猛增和較低成本對傳統天然氣市場結構造成了巨大沖擊。供大于求成為國際天然氣市場的主導格局,由此造成的價格下跌迫使許多天然氣出口國增加產量以保持盈利,但這又造成了更大的價格壓力,同時抑制了對新天然氣項目投資的增長,威脅長期的供應安全。國際能源機構當時據此認為,未來幾年全球天然氣供應將出現過剩。
天然氣的“黃金時期”還將受到市場機制的考驗。雖然目前由俄羅斯、伊朗和卡塔爾等天然氣生產國組成的“天然氣出口國論壇”還只是一個成員國互通信息的平臺,要轉變成類似石油輸出國組織那樣的政策制定和調整機構難度頗大,但天然氣出口國主動塑造未來天然氣市場機制,將天然氣價格與石油價格掛鉤,甚至能夠像石油輸出國組織那樣通過產量調整控制天然氣價格走勢的追求不會輕易放棄。另一方面,頁巖氣開采技術的革命使美國對天然氣進口的需求大幅下降,也使美國能源政策的回旋余地大幅增加,迅速成為參與塑造國際天然氣市場機制的重要力量。未來幾十年,這些力量的交會點可能就是國際天然氣交易市場的主導權和天然氣交易價格的定價權,而這場較量的結果也將影響天然氣“黃金時期”的走向。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將會影響天然氣的“黃金時期”,這就是氣候變化。天然氣雖然是一種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潔的能源,但與石油一樣同屬于化石能源,燃燒后將排放大量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因此,如果天然氣消費量增長伴隨著碳排放負擔的增加,必將引起全球關注,并抑制天然氣需求的增長。目前來看,德國、瑞士等歐洲宣布棄核的國家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并不僅僅是完全替代核能,未來也包括部分替代天然氣在內的化石能源需求。
來源:經濟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ml029.cn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