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價格還會不會降到1400元以下?如果真到了這個價格會有企業停產嗎?近日,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各方人士,綜合大家的觀點得出的結論是:假如尿素出廠價真的跌到1400以下,會有接近90%的企業虧損,而這些虧損企業能夠“扛住”的時間可能從3個月到半年不等。
近年來尿素產能持續增長,導致尿素出廠價格同比下降,今年更是呈一路下跌態勢,而煤、電漲價推動尿素成本上升,生產企業處于“兩頭受擠”的境地。中國化工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份尿素產量(折含N100%)已達到1242萬噸,同比增長153萬噸,增長率為14.05%,折合為實物產量,今年1~6月份的尿素產量為2700萬噸。
從氮肥工業協會了解到的信息是,從今年1月份起,連續7個月的尿素出廠均價同比均低于去年,而且始終低于國家指導價的上限1725元/噸。什么原因導致尿素價格一降再降呢?
分析一:產能過剩引發的必然結果。在2005~2007年期間,國內尿素新增產能達到1251萬噸,這意味著到今年年底,國內尿素產能將達到6751萬噸。而2007~2008年國內在建和擬建的尿素項目又已達610萬噸(實物)。
分析二:氣候異常,銷售受阻。今年各地氣候不好,暖冬及干旱的影響,都使市場上尿素的銷售大受抑制。據四川開元集團陜西省分公司的楊曼總經理介紹,今年陜西的尿素是春季的產品壓到了夏季才消化完,而夏季的產品恐怕要到秋季才能消化掉。南方前旱后澇,也影響了尿素的市場銷量。
分析三:國家出口限制政策的作用。出口限制政策已實行近兩年了,從今年的情況看,這個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才算是充分地顯現出來。據了解,尿素行業正在呼吁國家對尿素出口關稅進行調整,建議國家放寬對出口尿素的政策限制。
分析四:優勢企業主動降價,以逼迫部分企業退出市場。這個說法在業內是比較敏感的,因為每次降價都是生產企業主動調整的,因此有部分經銷商這樣認為。
應該看到,尿素降價對不同規模企業的影響完全不同,尿素行業不可能出現全行業虧損。化肥行業規模效益非常明顯,百萬噸級氣頭尿素企業的成本與年產15萬噸尿素的中小企業的成本差距近懸殊,因此從客觀上看尿素價格下降的“受害者”多為中小企業。另外,出于節能和環保的考慮,國家也正在對一些產能不大的化肥企業強制征收排污費,這就更增加了這些企業的成本。
來源:中國化工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ml029.cn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