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最新公告:在去年30億元資金的基礎上,今年將繼續增資以扶持國有重點煤礦治理安全隱患。現在全國80%的煤礦完成了通風能力核定,煤與瓦斯突出、高瓦斯礦井全部裝備了監測監控系統,67戶瓦斯災害嚴重的國有重點煤礦已有66戶實現內部聯網。去年至今,全國累計整頓礦井1.299萬處,關閉整頓后仍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的礦井5243處,取締非法采煤窩點10669個次。這一組組振奮人心的數字讓我們不僅暗暗揣測:2006年,會不會成為我國煤礦安全問題的拐點?
市場需求引發煤企超負荷生產
2005年,我國煤礦
“造成礦難多發的局面是多年發展中的沉疴,目前已到了爆發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經部研究員錢平凡如是評說。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周鳳起研究員分析煤礦事故頻發的癥結時認為,前些年全行業虧損造成嚴重安全欠賬,一些煤企包括個別國有大礦的安全基礎弱化,而且一些煤企不執行安全制度、隨意進行超生產能力開采。為了追求利潤,一些經營者和地方政府沒有真正把人、把生命放在第一位。
打擊“官煤勾結”才是釜底抽薪
據統計,全國有2.4萬處小煤礦,很多事故發生在違規違法的小礦井,其煤炭安全供應保障能力低,超能力生產現象嚴重。2005年上半年,國家安監總局宣布,小煤礦經過停產整頓后只保留1.9萬處。截止到2006年3月,按計劃關閉、炸毀的5000座小煤礦已完成了70%。關閉小煤窯是否就能阻斷頻發的礦難呢?
2005年我國共發生了4起一次性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煤礦事故,其中3起發生在國有重點煤礦。這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國有大礦的問題。“遏制煤礦事故總量,關鍵是在私人小礦。避免特大事故,關鍵在國有大礦。”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指出。
國務院研究室工交貿易司副司長唐元認為:“僅靠關閉證照不全的中小煤礦這樣的治標之策,不能從根本上扭轉目前礦難頻發的嚴峻局面。”如果小煤礦全部關閉,而市場對煤炭的需求不能以同樣的比例下降,那么,煤炭價格就會繼續在高位運行。在市場需求的壓力下,保留下來的煤礦必然會繼續超負荷生產。而隨著煤炭生產不斷向國有大礦集中,礦難也將向這些煤礦集中。那些被關閉的煤礦,受到紅火市場的誘惑,隨時可能偷偷恢復生產,也將繼續制造礦難。
李毅中上任之初,在分析礦難頻發的原因時,列舉的都是經濟增長方式落后、安全基礎薄弱、行業管理滑坡等因素。而當他親歷一次次事故調查之后,他在各個場合開始強調另一個深層次原因,事故背后的腐敗,官商勾結、權錢交易。
2005年8月7日發生在廣東省黃槐鎮大興煤礦的透水事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這起事故中,有22名政府和管理部門公職人員受到黨紀政紀處分,其中廳級干部4人,處級以下干部18人,且大多數被礦主曾云高買通。
2005年8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堅決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的緊急通知》;8月3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安監總局等四部委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負責人投資入股煤礦的,必須在2005年9月22日以前撤出股份,并向本單位紀檢監察或人事部門報告并登記,逾期不登記的就地免職。
9月3日,國務院又頒布了《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一大批“紅頂股東”隨之浮出水面。據監察部副部長陳昌智說,目前已有4878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負責人向有關部門登記撤資,并退股5.62億元。
在發生的礦難事故中,除了高瓦斯等地質災害,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人禍”造成的。為什么證照不全的問題煤礦能夠照樣生產,為什么出了事故礦主能一逃了之,出了人命還有人幫著捂蓋子?深究原因,除了黑心礦主見利忘義,“官煤勾結、權錢交易”是一個重要原因。如何解散權力和資本的融合,預防“官煤勾結”卷土重來。這無疑給2006年紀檢部門的權力監管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完善煤炭監管制度是當務之急
“我國煤炭安全事故大面積、高頻率爆發,絕不是偶然現象,它暴露了我國煤炭監管制度存在的漏洞。”煤炭信息研究總院法律研究所副所長司坡森博士表示,目前的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是不健全的。
煤炭生產直接關系到地方的經濟利益,地方政府如果缺乏嚴格監管的意愿,中央政府整頓煤炭生產秩序的決心就會一層層衰減。而且,政府體制內缺乏有效的權力制約機制,所以行業監管部門的腐敗現象嚴重,造成行業監管很大程度上的失靈。不僅如此,現在煤炭行業還存在多頭管理的積弊,管理體制亟需理順。分段、分攤、多頭管理,致使煤炭行業出現管理真空和職權交叉,多頭管理既浪費國家行政資源,又降低了行政效率。管理煤礦生產的不管安全,管理煤礦安全的不管生產,相互脫節,誰都管,但是誰都管不好。日常監管馬虎草率,以發證代替監管,以罰款代替監管,一罰了事,留下大量真空地帶和事故隱患。
從今年起,煤礦企業應按照核定(設計)或者采礦許可證確定的生產能力存儲風險抵押金。標準為3萬噸存儲80萬元,6萬噸存儲150萬元,9萬噸存儲200萬元,15萬噸存儲250萬元,15萬噸以上,以300萬元為基數,每增加10萬噸增加50萬元。希望這些重典能夠成為安全生產的保障。
稿件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ml029.cn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ml029.cn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