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斷檔造成危機
據新華社南昌23日電 記者林艷興報道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目前全國2900多個規模以上的煤炭企業,每年平均100家企業才能引進3個專業人才。記者調查發現,前幾年煤炭行情不好、煤礦企業經濟效益差,大中專院校招生、就業政策改革,煤炭院校壓縮甚至取消煤炭類專業,煤礦人才只有消費沒有培養,只有流失沒有新進,近兩年煤炭市場行情趨旺,煤礦開工增加,人力需求增多,以致出現了人才“斷檔危機”。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路德信說,1998年,15所原煤炭院校招生數為1.5萬人,其中地礦類專業近2500人;到2002年,這15所院校招生人數增加了近3倍,達4.2萬人,但地礦類專業人數卻減少了一半多,僅1026人。這一增一減,地礦類專業學生所占比例由40%迅速下降到5%,4年間全國少培養地礦類專業人員近2萬人。
即使如此,每年培養出來的煤礦專業人才也大多轉向其他行業就業。同時,原來在煤礦企業就業的專業技術人員流失也比較嚴重。
人才短缺事故難免
據新華社南昌23日電 記者林艷興報道 幾乎每起礦難的原因都可找到人才匱乏的身影。大部分煤礦事故都與井下沒有專職技術員、礦工不懂安全規程違規操作有關。江西煤炭安全監察局局長賀愛民這樣說。
。玻埃埃茨辏对掳哺?h大陂煤礦發生透水事故,事故前有明顯透水征兆,及時撤退完全可以避免傷亡,但井下礦工由于不識危險,仍然繼續作業,最后導致5人死亡。
上饒縣雙發煤礦發生瓦斯爆炸造成8人死亡,事故調查發現井下6個采掘工作面總風量只有300立方米,無法滿足風量需要,如果有技術員,根本不至于此。
上栗縣平安煤礦7月發生近10年來江西最大一起頂板事故,事故原因竟是請來的農民“窯師”胡亂指揮,在盲洞上再打盲洞,大面積空頂作業,塌方造成5人死亡……
滯后效應不堪設想
來自煤炭行業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鐵崗認為,煤礦人才短缺是煤礦安全生產問題的關鍵所在。礦難頻發一定程度上是煤礦人才缺少的結果。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路德信說:“目前全行業的人才短缺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出現了全局性、普遍性、持續性的問題,眼前影響已經十分明顯,其滯后效應更不堪設想。”
江西省屬的天河煤礦黨委工作部部長席云輝說,這幾年一些煤礦要選個懂管理、懂技術的人當礦長越來越困難,有時選拔上來了,他原來的工作無人能做。
萍鄉礦業集團2004年需大中專畢業生230人,到最后才招到110人,而且大部分到了礦辦醫院和學校,采礦、機電、通風專業的沒招到一個。
豐城礦務局最新調查顯示,全局1.3萬職工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只有1100人,與美國等先進采煤國家有50%的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差距很大。在這當中,35歲到50歲的占了將近800人,他們內退、退休后,人才斷層不可避免。